您所在位置: Kaiyun·开云(中国)官方网站> 学术研究> 学术交流

“人文大家论坛”系列学术讲座第195讲——鲁迅与卡夫卡

9c2dd5aa0ec542b9b92a6e1826483164.jpg

7ad0b71992cb46239468fff779f0ecd7.jpg

b087d86d05484fb9877370f54011b7d3.jpg

5332875b5b174aa7aff30dae8ed21f34.jpg

1dd0d79dfd1d40aabce87939019601e1.jpg

e096d61b56cf4ceaa35795a78056b4a4.jpg

1017日下午,人文大家论坛系列学术讲座第195讲在立言楼B4-1顺利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艳兵应邀来我院作以鲁迅与卡夫卡为主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李胜清教授主持,我院罗渊、胡志明、李文浩、邓桂英、李卫华等老师以及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部分学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李胜清教授向我们隆重地介绍了曾艳兵教授,并对曾艳兵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感谢。随后,曾教授正式开始了他的讲学。曾教授首先从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美国学派的分野谈起,认为鲁迅和卡夫卡虽属同时代的作家,但并没有实证材料证明鲁迅曾经读过卡夫卡,卡夫卡虽醉心于中国文化,但亦没有证据表明他对同时代的中国作家鲁迅有过了解。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将没有事实联系的两个作家进行平行比较,要求寻找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为鲁迅和卡夫卡研究提供了学理依据。

 

接着,曾艳兵教授简要地介绍了鲁迅与卡夫卡的生平,并展示了鲁迅与卡夫卡的照片,他指出,虽然鲁迅与卡夫卡在外形上有差异,但两个人在精神上和气质上却很相似,并以《铭刻在墓碑上的文字》为题,对鲁迅的《墓碣文》与卡夫卡的《一场梦》进行了比较研究,他指出存在四个方面的异同:一是我之梦与他之梦;二是对比、反差与悖论;三是自我解剖与永不满足;四是文体与语言上相似或者相近。他表示,在当时不可能发生任何相互影响的情况下,鲁迅与卡夫卡竟然有如此多的相同和相似之处,可见他们在精神特质上的确存在诸多相近与相通之处,都在与时代同行。

 

最后,李胜清教授对本次讲座作了总结,并且就卡夫卡所说的我虽然可以活下去,但我却无法生存分享了他的观点和体会。他认为,我们不仅仅要从审美经验层面去阅读,还要从更加向上的层面去阅读。同时,他鼓励我们要多阅读文学作品,勤思考,多积累。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新闻链接:

曾艳兵,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主编。主要从事西方文学与中西文学比较研究、卡夫卡研究。代表著作有:《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卡夫卡与中国文化》《卡夫卡研究》《卡夫卡的眼睛》《走向比较诗学》《后现代文学文化论稿》等。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文艺研究》《文艺争鸣》《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共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另发表译文及学术随笔数十万字。曾获得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和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彭培颖 冯诗璨

/彭培颖 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