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Kaiyun·开云(中国)官方网站> 学术研究> 学术交流

跨媒体叙事:一种提高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基本方略——“人文大家论坛”系列学术讲座第177讲









 

112日,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院长彭祝斌教授应邀来院举办以“跨媒体叙事”为主题的学术讲座,陈功、黄洪珍、袁星洁、萧祥彪等老师及1718级新闻学专业学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彭祝斌通过中美贸易战中中国暴露的舆论竞争短板引出“跨媒体叙事”这一主题,并以《朗读者》中文字、图片、朗读结合取得成功的例子,提出在“开放、共享、用户、跨界”的互联网时代,应当改变新闻的传播方式,以故事动人,用“打动思维”思考问题从而引起和受众的情感共鸣。“我们有很多好故事,但是缺乏讲好故事的能力”,彭祝斌认为文化的传播只是途径,让受众真切感受才是目的,我们需要走心并实实在在地做好跨媒体叙事。

 

随后,彭祝斌围绕“跨媒体叙事”介绍了由来、内涵、功能、策略四个方面。其中,彭教授着重介绍了功能和策略。以《古剑奇谭》为例,从小说到电视、游戏、宣传片的推广以及发展微博中稳定的粉丝圈,都进行的不错,完美地实现了聚集用户、培育IP、吸纳资本、拓展市场的功能。在跨媒体叙事策略上,彭教授介绍了内容策略和传播策略,他以《甄嬛传》的美国化为例,说明向文化差异较大的国家地区传播文化要实现“去情境化、本质化、再情境化、再本质化”四个过程。

 

提问环节中,面对“现今要让他国受众了解中国文化,去情境话是否仍有必要”,“一些小说改编成游戏或电视剧反而遭到粉丝反对,该如何应对”等问题,彭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针对不同的受众,文化转变程度也要不同。不管什么国家,引起当地观众兴趣,达到传播目的才是最重要的。另外“跨媒体叙事”本身是中性的,要针对不同情况合理运用。讲座最后,黄洪珍老师用“理论有高度、思辨有深度、案例有广度”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并表示深受启发,希望同学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拓展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彭烨 李锦新

/李锦新

【新闻链接】

彭祝斌,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岳麓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学术领军人才,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湖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主任。